新闻动态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项目二“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同管理与综合治理示范”顺利通过课题/子课题综合绩效评价

    5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承担的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同管理与综合治理示范项目”课题/子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议在南京召开。专项办业务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邓浩宇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张运林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项目牵头承担单位管理部门主管、课题/子课题负责人以及技术骨干成员等近6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特邀陆桂华教授、周维研究员、罗毅研究员、李满春教授、刘敏教授、袁增伟教授、薛建辉教授、陈敏东教授、罗伟光组长、朱凤武局长,与专项办指定的财务跟踪专家袁瑞君处长、王文红处长共同组成专家组。项目负责人杨桂山研究员对项目研究背景、重点任务等进行了整体介绍,各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分别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听取汇报后,认为各课题/子课题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目标和考核指标,资金使用和档案管理合理,一致同意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并在重大成果和亮点凝练、应用推广、示范工程长效运行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同管理与综合治理示范”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承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城市环境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17家单位联合参与。项目聚焦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协同管理与综合治理,建立了包括环境功能分区管控和一体化生态保护格局的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机制,编制了长三角全域及重点地区环境功能管控分区和长三角区域生态保护图集,有力支撑了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行动;自主建立了大气环境立体监测技术体系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工作平台,并成功应用于历届上海进博会和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保障;构建了中小流域和中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成套技术体系,在江苏溧阳天目湖流域和浙江嵊州甘霖镇建成两个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并推广应用到云南高原湖泊流域水环境治理,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美丽中国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技术和政策支持。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