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站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2021–2024年运行评估中获得优秀
为进一步加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野外站”)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根据《中国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院机关组织开展了全院院级野外站2021–2024年运行的评估工作,对各野外站提交的《评估报告》和《年度报告》进行了书面评审和会议评审。在此次评估中,我所江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太湖站”)获评“优秀”等次。
太湖站始建于1987年,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南泉街道(31°25′15″N,120°12′59″E)和苏州市吴中区东山街道(31°2′1″N,120°25′16″E),占地面积7.5公顷,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全球湖泊生态观测网络(GLEON)的首批站之一。太湖站长期开展浅水湖泊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科学研究、技术示范和科技服务,构建了超过30年的太湖及其流域生态系统演变数据库。针对湖泊内源污染、蓝藻水华、生态修复等开展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协同影响下的演变机制与调控对策研究,开发了高光谱近感水质高频监测设备、湖库水质水华预测预警技术、浅水湖泊生态修复技术等,在全国50多个水体推广应用,形成了我国大型浅水湖泊科学观测、试验研究与治理修复的创新策源地。三十余年来,太湖站与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丹麦、德国、法国、荷兰、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