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南京地湖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河网圩(垸)区水生态修复与调控技术及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

    2024年3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承担、高俊峰研究员负责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河网圩(垸)区水生态修复与调控技术及示范”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南京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科学院、河海大学、中国水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技术骨干6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马浩项目主管、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大气海洋与生态环境处任小波处长、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项目处刘哲项目主管和我所张运林副所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张运林副所长表示,提升圩(垸)水生态修复、三水协同治理的成效和水平对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并介绍了研究所在圩垸方面的研究基础和相关成果,希望项目组按照任务书高质量完成研发内容。

    会议邀请到张建云院士、胡春宏院士、吴丰昌院士、杨桂山教授、林泽新总工、王建华教授级高工、郭劲松教授、张亚雷教授等权威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论证。

    会上,项目负责人高俊峰研究员对项目研究背景、总体技术路线、重点研究任务、课题分解、项目进度安排、保障措施及经费预算等进行了整体介绍,各课题负责人分别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汇报,一致同意实施方案通过论证,希望项目进一步体现圩(垸)强人工控制的特点,强化三水融合,并突出关键考核指标的技术增量。

    圩垸是我国低洼洪涝平原区经长期筑堤围垦形成的封闭人工地理单元,目前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淮河中下游平原区和珠江三角洲等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长江中下游河网圩(垸)区水生态修复与调控技术及示范”项目于2023年12月正式获得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批复立项,实施周期4年。项目针对圩(垸)强人工调控的特征,通过机制揭示、关键技术突破、应用示范推广,形成圩(垸)水生态修复与三水协同调控技术体系,为长江中下游河网圩(垸)区水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持续、根本改善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