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湖泊与流域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战略研讨会在南京成功召开

    2025年4月22日至23日,湖泊与流域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战略研讨会在南京隆重举行。会议包括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国科学院咨询评议项目战略研讨会两个重要议程。傅伯杰院士、陶澍院士、陈发虎院士、杨桂山教授、秦伯强研究员、张甘霖研究员、严登华研究员等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还特别邀请了陈敬安、陈求稳、崔丽娟、韩博平、李爱民、彭书时、汤秋鸿、夏星辉、徐军、周丰、周伟奇、朱立平等十余位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任小波处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赵剑峰副处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张洪钢副处长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实验室依托单位领导、共建单位领导、实验室骨干等共100余人参会。

    在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党委书记、实验室主任张运林研究员致辞,他表示,在学术委员会的科学指导下,过去一年,实验室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实验室将继续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完善重大科技任务选题,将实验室建设成为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长江流域水安全保障科技创新策源地。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任小波处长致辞并强调,院党组高度重视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工作,实验室应强化使命担当,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在人才引进、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同时要加强实验室体制机制建设,深化与共建单位的协同创新。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张洪钢副处长在致辞中表示,全国重点实验室要立足清晰的使命、明确的定位、坚实的基础、创新的机制、有力的保障这一总体要求,着力解决国家水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省科技厅将持续为实验室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实验室主任张运林研究员从重大科学选题、重要成果产出、人才培养与引进、体制机制创新、国内外开放合作、亮点成果等方面汇报了2024年度工作进展。实验室青年科学家范兴旺副研究员、胡盎研究员、刘东副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全球土壤干旱热浪复合事件研究”、“微生物介导有机碳过程定量化方法”、“全国湖泊有机碳储量评估”青年学术报告。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与会专家听取了实验室各项汇报,审议了实验室2024年度工作报告、代表性成果等,对实验室2024年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实验室在国家重大科学问题凝练、人才引进与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在中国科学院咨询评议项目战略研讨阶段,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赵剑峰副处长致辞,他强调了项目中期评估是项目的转折点,项目研究重点将由科学性转向政策性,相信在各位院士专家的带领下,通过本项目的成功实施,能够为科技智库建设作出卓越贡献。张运林研究员汇报了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的进展情况,详细介绍了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后续研究计划。严登华研究员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水文水资源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朱立平研究员深入分析了青藏高原湖泊变化的气候响应机制,崔丽娟研究员分享了湿地近自然修复的前沿理念,袁洁助理研究员从全球视角梳理了湖泊流域科学的最新进展。在战略研讨环节中,与会专家围绕国家水安全保障的重大需求展开深入讨论。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国内水科学领域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更通过学术研讨与战略谋划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学术研究与管理决策的有效衔接。实验室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湖泊与流域水安全研究平台,为国家水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