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设置

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室

【实验室简介】

  以不同构造-气候类型区湖泊沉积为研究对象,通过湖泊沉积物中保存的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有效信息的提取,揭示地质和历史时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演化的过程和区域分异规律,区分人类活动与气候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阐明区域湖泊生态环境演化的驱动要素和动力学机制,预测未来湖泊演化的发展趋势。在研究手段上,研究室重视多环境替代指标的综合分析、各种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指标的提取和运用、气候和环境要素(温度、湖泊水位、营养盐、盐度等)定量化(转换函数)和气候-生态-环境模拟手段的开发和应用;在研究内容和目标上,强调从湖泊生态系统层面上研究生物种群结构变化与水文、气候和营养等多胁迫因子的关系,揭示生态环境演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理。从历史演化的视角,提出不同区域湖泊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策略。

 

  
长江中下游潜水湖泊营养盐本底值的定量估算             湖泊环境要素定量

 

【研究队伍】

  研究室现有在职人员21人,其中研究员7人,副研究员7人,助研6人,管理人员1人。博士后和在读研究生21人。

  研究员沈吉、羊向东、于革、薛滨、胡守云、吴敬禄、刘兴起

  副研究员:李艳玲、肖霞云、刘恩峰、张恩楼、姚书春、王建军

【主要研究内容】

  湖泊沉积记录与区域环境演变   

  湖泊古生态与环境定量化

  气候动力学与生态环境模拟

 

 
不同地貌阶梯湖泊深钻揭示的区域环境差异                        中国大陆环境钻探工程现场

 

   近5年来,瞄准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研究室注重湖泊现代过程与古湖沼学研究的结合,建立了不同区域的湖泊生物与环境数据库,发展环境要素定量重建的方法。通过大量湖泊沉积记录的提取和分析,获得了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的环境演化的过程,揭示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对水文、营养、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与机制,估算了近百年来湖泊的碳埋藏总量,以及人类活动强烈干扰前的湖水总磷营养本底值,模拟了典型湖泊近百年来流域营养输入量的变化;揭示了西南地区百万年来季风气候变化与高原隆升的关系,以及末次盛冰期以来西南季风气候演化的模式;探讨了青藏高原湖泊历史时期生态环境演化与气候变暖、冰融水补给和流域营养输入的关系,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与季风和西风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集成了特征时期我国古湖泊数据库。此外,采用古湖沼和现代湖泊监测数据并结合模型,分析研究了近现代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的转换特点,探讨了湖泊生态系统突变的早期信号表征,为生态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百万-万年尺度的湖泊沉积岩芯分布(47个)湖泊现代过程研究沉积样点分布(215个)百万年尺度的湖泊深钻分布(6个)

 

  研究室承担的在研项目包括国家973项目1项、课题4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交叉项目1项、重要方向项目和群体项目共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项目共30多项。部分研究成果曾获得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07-2011年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近5年来,团队研究成果在国际主流刊物Nature、PNAS、Global Change Biology、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Climate Dynamic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等上发表,发表专著6部。研究室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拉夫堡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辛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柏林自由大学、韩国地质矿产与资源研究院等多家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近期吸引1名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Rick Battarbee教授)、1名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John Anderson教授)与研究室开展科研合作交流。